服务热线
0731-85118507
人工智能作为一个热词,屡屡被推上了各大头条版面,而智能音箱作为被视为智能家庭场景的最佳入口,引起BAT、小米等巨头纷纷入局,大战多回,但仍未分出胜负。
无独有偶,国外智能音箱市场也出现了搅局者。
亚马逊的智能音箱Echo一直是国外市场的宠儿,其集亚马逊生态与资源优势为一体的集大成者,通过完整的配套服务独占市场鳌头。据统计,2017年亚马逊的智能音箱占据了全球75%的份额。
然而进入2018年,谷歌凭借着人工智能领域总体优势,并通过Android手机推广自己的语音助手Google Assistant,其智能音箱Google Home出货量直逼亚马逊Echo。同时亚马逊Echo的丑闻缠身,更是让其口碑一再受到质疑。
今年三月份,亚马逊Echo中的语音助手Alexa就引起用户的集体恐慌。
当时有大批网友在社交网上透露,Alexa 突然无缘无故,在没有任何指令的情况下发出怪笑声!甚至还有网友称,自己向Alexa传达“关灯”指令,Alexa完成了关灯动作之后也会发出一阵怪笑声。
瞬间就能够让人脑补到那个画面:静谧的晚上,冰冷的人工智能毫无征兆的发出一阵笑... ...想想都毛骨悚然!
尽管亚马逊方面表示将尽快修复这个bug并对Alexa的笑声指令进行修改,但用户对此的心理阴影恐怕没那么快散去。
到了五月份,亚马逊的又一个bug再次将Alexa推上风口浪尖。
在俄勒冈州波特兰一户家庭,Alexa在大家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将夫妻之间私人谈话的内容偷偷记录下来,并发给了其中一名家庭成员的同事。这位同事接到了 Alexa 发送的语音留言,内容竟然是关于这户家庭几分钟前正讨论的硬木地板的事。
该用户事后也联系过亚马逊,经工作人员通过查看后台工作记录日志,证实了Alexa 确实在没有人的指令的情况下将私人谈话内容广播了出去。
这次事件一出,引发了人工智能对用户隐私保护问题的相关探讨,人工智能将统治人类等调侃也继3月份的“怪笑事件”后,再次萦绕在智能音箱身上。
虽然种种丑闻缠身,但是亚马逊前进的步伐并未受到阻拦。
亚马逊申请的一份名为“通过用户声音决定其身体和情感状况”的专利于这个月正式通过了审核。这项专利可以让 Alexa 察觉用户声音中的“异常”,从而发现其身体和情绪上的反常情况。
据专利中的描述,该系统能通过捕捉用户声音中音量、音高、波动、谐和度等细微信息,来分析出用户是否处于“快乐、愤怒、伤心、悲痛、恐惧、厌恶、无聊、压力大”等情绪。而且该算法还能全面地记录用户的声音特点,从而实现对单个用户定制化。这样,只要将用户某一时刻的声音信息与他平时的声音特点做对比,就可以判断他是否处于特殊的身体或情感状态。
这项专利有一个关键的商业因素考量,那就是Alexa在察觉你身体状况反常后,就会向你推荐药品。专利中这样写道:“如果语音助手发现你可能喉咙酸痛,系统会自动连接音频内容服务器,从中挑选并播放有关感冒药的广告。”
Alexa 接下来可能还会问“你需要购买1小时到货的感冒药吗?”等问题,来引导你完成购物。
只是要想实现这项专利,“用户隐私”依旧是亚马逊绕不开的大问题。
该专利文件还写道:“基于声音的分析,还会和用户的上网记录、点击数、网购记录以及搜索的关键词一并,作为判断用户需求的参考。”由于涉及读取用户上网及购物记录,这项技术在信息隐私权问题上的敏感度骤然上升。亚马逊如真有心将该功能加入 Alexa,就要设法绕过“滥用用户个人数据”的泥潭。
人工智能的发展能不能以牺牲隐私权为代价?收集要授权,使用有界限,存储应保护,我想这是人工智能时代兼顾高度智能化与隐私安全的重要原则。
[ 返回首页 ]
下一篇: 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应该重视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