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理工:百年老校的成果转化新模式
作者:网络发布时间:2019-03-28
【森焱咨询】■关注高校成果转化
在上海理工大学(以下简称上理工)实验室里,有一台特别的安检机:采用太赫兹技术,成像分辨率达到2厘米,扫描时间为3秒每帧,而辐射量仅为手机接通时的十分之一,对人体不会有任何伤害。据估算,太赫兹人体安检仪在国内机场、火车站广泛运用后,市场销售额将达到150亿元。太赫兹团队通过与企业合作,产学研联合,正在快速推进中试和产业化。
这只是上理工紧贴行业,探索技术转移道路上的一个成功缩影。在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评估中,上海理工大学排名第七(全国201家),位列上海高校前三名。这所百年老校缘何能够在全国高校中脱颖而出?
股权激励:“80%”先行先试,以点带面
太赫兹技术之所以能走出实验室,与上理工的利益分配机制密不可分。
在我国设立的“973”太赫兹项目中,上理工是唯一承担设备系统的单位,自主掌握了太赫兹源、功能器件等核心技术,研发出一系列民用产品。按照当时国家相关文件规定,成果转化收益能给到团队的份额不得高于50%,但太赫兹这样的跨学科项目,团队是复合的,研发人数众多,50%的收益比例用来激励团队实在是杯水车薪。于是上理工决定:注册太赫兹技术研究院,将无形资产的80%,即公司总资产的72%奖励给技术团队。在此前高校成果转化的案例中,还从未出现过80%这么大的激励份额。
去年5月,上海发布《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意见》,提出“允许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归属研发团队所得比例不低于70%。仅隔一个月,上理工就试点推进太赫兹技术产业化,并在今年正式把“80%”这一比例正式写入文件,推广到所有团队。如今,这一新政已经在该校的康复医疗器械、电子电气等领域发挥激励作用,形成以点带面的辐射效应。
擂台赛:科技服务有了晋升的“绿色通道”
在面向应用学科的上理工,从事横向课题和服务的科技工作者占很大一部分。与整天在实验室闷头做研究的教师不同,科技服务工作者没法发SCI,但评职称、评博士生导师样样都离不开论文。不少教师感慨:“高校教师考核机制太过看重论文发表。我们不少副教授多年没能评到职称,就是卡在了论文上!”
为了打消这一部分科研人员的顾虑,上理工推进对科技人员和科技成果的分类评价,为从事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开发和基础研究的人员量身定做了一套评价体系:打破简单“工分制”,实行多层次、多角度的考核机制,教师做了哪些工作,在考核中都有清晰的体现。
由庄松林院士领衔的光电信息研究院“超级团队”因此成了考核的“特区”:不再规定个人一年要出多少文章、做多少项目,而是把团队视为一个整体,团队的项目大家都在一起做。庄院士说:“在我们的团队,好的研究不急于发表论文,有了一定的积累,撰写的论文才能在权威的学术刊物上发表。”这样的整体考核催生出的不是凑数式的低水平成果,而是厚积薄发式的高水平成果,避免了为应付短期考核而导致的学术研究上急功近利。
上理工还特别设立“工程擂台赛”,为科技服务工作者开辟了“绿色通道”:只要累计服务科技转化项目达一定数量就可以报名,胜者可以评到教授,不再拘泥于论文考核要求。
26家工作站:直接对接地方企业
高校收集到企业真正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非常重要。但学校技术转移部门人员坦言:通过一些渠道拿到的企业技术需求中,有不少信息是无效的。“电话打到企业那边,会经常碰到一种情况,企业表示实际并没有这些需求。”这大大降低了与企业对接效率。
上海理工大学决定直接对接地方企业,盘活社会资源。从2013年起,上理工已先后在长三角及周边地区建立了26家技术转移工作站。
工作站的建立绝不只是做做样子。每个工作站都设有站长,由校内通过严格考核挑选而出,长期驻扎当地。站长得主动下企业,和企业家交朋友,挖掘第一手的技术需求。学校老师再通过站长牵线,赴企业实地考察,进行技术洽谈和对接,最终达成产学研合作项目,为企业解决生产技术或制造工艺难题。
仅2015年,工作站已收获横向课题50多个,主要涉及光电显示、医疗器械、机械等领域,真正实现了“技术带出去,需求带回来。”(来源: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