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进军欧洲遭苹果怼回,国产手机出海惨遭围剿

作者:网络发布时间:2023-06-22


欧盟中级法院“综合法院”裁定,小米不能将“Mi Pad”在海外注册商标,因为它与苹果的“iPad”商标太相似,可能给消费者带来混淆。


1、据资料显示,小米已经成为印度市场2017年第三季度排名第一的智能手机品牌,销量突破920万台,占市场份额的23.5%。在印度市场收获颇丰的小米,准备进军欧洲了,不过这次出征却遇到了来自苹果方面的阻力。


苹果公司在12月5日成功地阻止了中国智能手机厂商小米在欧洲注册“Mi Pad”商标,原因是与苹果的“iPad”商标太相似。小米的Mi Pad和苹果的iPad均为平板电脑。


综合法院在一份声明中称:“从视觉上看,‘Mi Pad’和‘iPad’高度相似,只不过Mi Pad开头多了一个‘m’,还不足以轻易地将两者区分开来。”

(两者商标对比)


小米平板在欧洲的商标申请其实在2014年就已经提出,和产品推出是同步的。当时小米向欧盟知识产权局(EUIPO)申请“Mi Pad”商标,没想到却遇到了苹果的阻挠。苹果向欧盟知识产权局提出申诉,该申诉得到了欧盟知识产权局的支持,后者认为“Mi Pad”会给消费者带来混淆,认为是“iPad”的姐妹产品。


随后,小米又向欧洲综合法院提出上诉,昨天这份上诉也被驳回。不过小米并没有放弃,接下来小米将继续向欧盟最高法院提起上诉。


2、以小米为首的国产智能机已经成为苹果的主要对手,尤其是在中国和印度市场。除了在智能手机市场,两家公司在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甚至是笔记本电脑市场也存在竞争。

不过,此次小米要头疼的还不止是海外市场,国内的mi pad商标也处于危机边缘。


目前MI PAD商标正处于无效宣告状态中,究竟能否保住商标还是个未知数,如果答辩失败,商标被撤,小米平板又该取什么名字呢?


3、外来的和尚不好念经,手机厂商出海坎坷已经是一种共识。每一个企业基本都在布局海外市场时吃过大亏,商标等知识产权问题已经成为了企业的短板。


华为、中兴尚且可以凭借多年在海外市场的摸爬滚打,积攒了大量知识产权和渠道资源对抗外资品牌,如今像小米、酷派、金立、vivo等品牌也开始纷纷试水海外市场,布局零售渠道寻求突破。


对于手机厂商来说,国内市场基本已经被瓜分干净,必须寻找下一个增长点,巩固自己的发展。然而在知识产权上的问题导致手机厂商的出海之路并不会一帆风顺。于是一边打着官司一边在海外生存。几乎每家手机厂商都曾在海外跟人对簿公堂,难缠的官司,高额的赔偿已经成为了手机厂商的噩梦。


企业之间的相互诉讼已经成为家常便饭,随着进军海外的企业增多,可想而知以后会是多么惨烈的一个局面,而这也为更多的企业尤其是中国企业敲响了警钟,面对这种局面,必须加大对商标等知识产权的保护,用法律武器来武装自己。


汇桔小编给您推荐更多“小米公司”的相关资讯:

小米在欧洲申请Mi Pad商标被拒:因与iPad太像

雷军注册“others”商标 小米或将商标变更成下一个金拱门

苹果赢了商标官司:小米无法在欧注册Mi Pad


[  返回首页  ]

服务热线

0731-85118507

微信服务号